2024年11月4日國際抗癌聯盟(UICC)發起了 2025-2027 年世界癌癥日的新活動,主題是“United by Unique”(因獨特而團結),呼吁以人為本的護理,將個人而不是疾病置于醫療保健決策的中心。
2025年2月4日
是第二十六個“世界癌癥日”
旨在提高人們對癌癥患者獨特需求的認識,團結一致,以最適合他們的方式管理癌癥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防癌意識逐步增強,但大多數人仍不知道如何科學地防癌。良好的生活方式對于預防癌癥很重要。
至少40%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癌癥預防可以分為一級預防、二級預防和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也稱病因預防,主要是為了鑒別、消除危險因素和病因,預防癌癥的發生,降低患癌風險。
二級預防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方法主要有防癌體檢,做好癌癥的篩檢普查,監測高危人群,提高早期診斷能力,根治癌前病變。
三級預防針對的是腫瘤患者,主要指通過規范化多學科綜合治療,提高中、晚期腫瘤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預防腫瘤復發和轉移。
如果大家能夠增強防癌意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從源頭上預防至少40%的癌癥,也就是一級預防。
健康生活方式有助癌癥預防
健康生活方式不能避免所有癌癥的發生,但是大量研究證實,任何以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為目的的改變都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癥風險。那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遠離癌癥呢?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戒煙限酒、平衡膳食、適量運動、心情舒暢,可以有效預防部分癌癥的發生。以健康飲食為例,提倡少食多餐、少鹽多淡、少陳多鮮、少硬多軟、少肉多素、少酒多茶、少炸多燉、少燙多溫、少熏多炒等。
關注致癌因素。癌癥不會傳染,但一些與癌癥發生密切相關的細菌(如幽門螺桿菌)、病毒(如人乳頭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會傳染的。要保持個人衛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推行使用公筷,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遠離身邊的致癌物。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明確的致癌物,例如甲醛、黃曲霉毒素、亞硝酸鹽等。注意避免食用發霉的食物,少食用油炸和腌制的食物。
接種疫苗。接種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可預防宮頸癌等多種癌癥。接種乙肝疫苗可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乙肝正是肝癌發生的高危因素。接種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關的細菌和病毒,建議盡早及時接種。
保持樂觀心態。好的心態是預防和抗擊癌癥的良藥。保持情緒樂觀有利于維持正常、合理的生活狀態。
選擇個體化防癌體檢。目前的醫療檢驗技術手段可以在早期發現大部分的常見癌癥,比如胸部低劑量螺旋CT可以篩查肺癌,超聲結合鉬靶可以篩查乳腺癌,胃腸鏡可以篩查消化道癌等。選擇個體化體檢項目是提高癌癥早診率的關鍵。
除了做好防癌體檢,大家還要警惕癌癥的早期癥狀。癌癥的治療效果和患者生存時間與癌癥發現的早晚密切相關。越早發現癌癥,患者治療效果越好、生存時間越長。當身體出現異常腫塊,痰中帶血,無痛性血尿,大便顏色、性狀改變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斬斷”腫瘤高危因素,肅清健康外環境
常見的腫瘤高危因素有哪些?從當前普遍認同的流行病學結果來看,常見的腫瘤高危因素如下:
(1)煙草暴露:吸煙(特別是開始吸煙年齡在20歲以下、煙齡在20年以上、每天吸20支以上者)和二手煙暴露與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等多種癌癥的發生發展有關。
(2)飲食結構不合理:飲食中纖維素含量低,脂肪、肉類食用過多;喜食煙熏和煎炸烤食物、長期高鹽飲食、常食用隔夜或變質霉變食物等與結直腸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相關。
(3)反復的炎癥侵襲: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潰瘍、胃息肉、肝炎病毒感染、HPV高危毒株感染等與胃癌、肝癌和宮頸癌有關。
(4)空氣污染:室內裝飾材料空氣污染、長期接觸廚房油煙、居住地環境污染嚴重,與呼吸系統腫瘤有關。
(5)遺傳因素:家族史、家族性癌綜合征、驅動基因突變等。
高危人群如入生命沼澤,沉著冷靜尋找自救法門
國際抗癌聯盟認為,1/3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1/3的癌癥如能早期診斷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癥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約80%的癌癥與環境和日常生活習慣關系密切,如能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通過戒煙,優化飲食結構等消除或減少可能致癌的因素,盡力預防癌癥的發生。
(1)科學的態度:以正確的態度來學習癌癥的科普知識,對癌癥“猛虎”做到既重視又藐視的態度。識別腫瘤的危險因素與高危人群,對接觸到的防癌抗癌“特效”方式進行有效鑒別,不要輕信偏方或虛假廣告。
(2)堅定的信心:通過對癌癥發生發展全過程的了解,相信自己有能力規避惡性刺激,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確保自己以良好的心態來面對、創造和諧生活。
(3)健康的習慣:適當鍛煉身體,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形成規律。注意飲食營養的平衡,不偏食、不過飽;適量攝入富含維生素A、C、E和纖維素的食物;避免過多飲酒;少吃過咸、過熱、燒焦、發霉的食物;避免過度日曬、勞累;保持個人的清潔衛生。
(4)個體化防癌體檢:目前醫療技術手段可以早期發現大部分的常見癌癥,如使用低劑量螺旋CT可以篩查肺癌,超聲結合鉬靶可以篩查乳腺癌,胃腸鏡可以篩查消化道癌等。根據個體高危因素有選擇地進行個體化篩查,在早期階段發現并予以及時治療,改善預后。
面對危機理解本質,精準找到突破點
與腫瘤發生相關的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方式中,哪種關系更密切?遺傳因素主要指機體的自身因素,真正的遺傳性癌很少,僅占全部惡性腫瘤的1%~5%;而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造成的癌占了大多數,比如 1/3 的腫瘤(口腔癌、肺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等)與吸煙有關;1/3 的腫瘤(口腔癌、食管癌、胃癌、腸癌、乳腺癌、胰腺癌等)與不合理的飲食有關;某些病毒細菌感染也可能引發腫瘤(比如乙肝病毒感染與肝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等);5%的腫瘤與職業暴露有關(比如石棉工人與肺癌、裝修工人與白血病等)。因此,腫瘤是一種易感個體的社會病,老年人是腫瘤高發人群的原因,可能就是長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累積的結果。
鳳凰怡康宣傳部 宣
濟醫廣〔2024〕第15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