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臨床醫學相關專業;
2.應屆畢業生需專科及以上學歷;
3.往屆生需具備醫師資格證書;
4.具備招聘崗位要求的其它條件。

(一)薪酬概況
薪酬采取基本工資+績效獎金+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的模式。
(二)其它福利
入職即享有五險一金、工作餐補、節日福利、入職體檢、年度體檢、家屬體檢、法定節假日、帶薪進修培訓等福利待遇。

1.報名地點:濟寧市任城區濟安橋南路鳳凰怡康老年病醫院二樓人力資源部。
2.聯系方式:座機0537-6520776。
手機13953768967,18353779109(微信同號)
3.報名方式:添加微信好友并發送簡歷(添加時請備注應聘崗位等字樣)。

2016年,在各級政府和南苑街道正確領導下,濟寧頤康醫養應運而生,自2018年起先后組建了鳳凰怡康老年護理院、鳳凰怡康醫院、鳳凰怡康老年病醫院,各醫養版塊特色鮮明,亮點突出,采取多種服務模式助推醫養結合多元化發展。目前,醫養床位達到529張,為居家老人建床3300余張。
建院六年來,鳳凰怡康先后榮獲國家衛健委第二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生活方式聯盟建設中心、5A級護理院、全省養老服務標準化示范點、山東省首批醫養結合典型案例單位、山東省養老服務標準化示范點、“2022年全市慈善捐贈標桿”等榮譽稱號。
鳳凰怡康醫院 科學照護讓患者更安心
鳳凰怡康醫院以婦產醫療、健康體檢、肛腸科、血液透析等為重點,配備了優秀的醫療、護理及管理專家團隊,配置美國GE-E8四維彩超、64排128層高端螺旋CT、宮腹腔鏡、奧林巴斯胃腸鏡等高端醫療設備。為滿足廣大孕產婦對舒適分娩體驗及高端圍產服務的需求,開展全程陪同服務、無痛分娩、導樂分娩等特色項目,設有分娩、待產、產后康復、產后休養于一體的家庭化產房,家人可全程陪伴。
鳳凰怡康月子中心 讓寶寶和媽媽更安心
寬敞溫馨的恢復空間,專業的母嬰護理師、產康師24小時悉心照護,三餐三點營養師私人訂制,讓月子媽媽得到最科學的調養。
鳳凰口腔,您貼心的家庭牙醫
鳳凰怡康醫院口腔門診集醫療、科研、保健、預防為一體,以公立三甲醫院醫療團隊為指導。門診配置了德國西諾德及美國A-dec200綜合治療臺、德國西諾德CT全景X光機、CEREC椅旁修復系統、蔡司根管顯微鏡、MALAG全套清洗消毒設備等醫學設備,一人一機一診室無菌操作讓患者舒心更安心。
鳳凰怡康老年護理院 醫養結合托起幸福“夕陽紅”
鳳凰怡康老年護理院以養老為基礎,醫療為保障,醫療與養老深度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鳳凰怡康機構養老新模式。長護險醫養專區通過無障礙通行設計、24小時監護措施、賓館化服務配置。讓老人們享受高端醫療服務的同時,又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設置黨支部和紅色記憶展覽館,以創新“黨建+紅色記憶+醫養結合”特色模式為抓手,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
定期為老人舉辦生日會,棋牌比賽、手工制作、觀影活動豐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老人的多種需求。
截止到2023年底,共收住享受長護險及醫保老人2775人次,均為失能半失能老人,住院最大年齡老人104歲,平均年齡78歲平均住院時間260余天。
鳳凰怡康居家養老,養老不出門,服務送到家
鳳凰怡康利用網絡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服務居家老人3300余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醫養服務優質品牌,真正讓老年人實現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醫療、護理、康復、生活照料等多方位服務。
鳳凰怡康老年病醫院 專科專業讓“老有頤養”
作為本地區高品質老年專科醫院,鳳凰怡康老年病醫院設置老年病、心血管、神經內、消化內、腫瘤、康復等臨床科室12個,床位101張。老年病照護區擁有技術精湛的專業團隊和現代化搶救設備,構建“以老年病為特色的專科聯盟+醫聯體”運營模式,實行雙向轉診綠色通道,使老年病人的診療、康復、養老更有保障。
鳳凰怡康老年病醫院還設置安寧療護獨立房間,以臨終關懷照料為中心,子女可24小時協同醫護人員陪伴老人,給予精神安慰,使老人走得安詳,子女不留遺憾。
醫養結合,核心是醫療,關鍵在人才。鳳凰怡康高度重視人才建設,服務人員中有副高以上職稱專家43人,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62人。現已成為濟寧醫學院、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山東省濟寧市衛生學校、菏澤醫專等高校的實踐教學基地、養老專業研究基地、培養實訓基地。董事長秦濤同志帶領團隊,撰寫《醫養結合項目與開發建設運營管理》專著,已由人民衛生出版社面向全國出版發行。
六年來,鳳凰怡康積極投身公益作貢獻,為民服務解難題,設立了“鳳凰怡康慈善基金”,累計捐贈慈善資金2400萬元,救助居家養老3300余人,機構養老720人,為老年人免費查體23000余人次。
安享晚年是每個老年人的心愿。養老在濟,老有頤養。鳳凰怡康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做強產業,做大事業,讓更多的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更好守護“夕陽紅”。
濟醫廣〔2024〕第1200號